为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提升,激发教师钻研教学科研潜能,通识教育学院于2024年12月-2025年1月开展了三期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涵盖科研业务、教学业务以及指导学生竞赛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我院教师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经验交融的盛宴。
在科研业务专题培训中,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刘亲荣毫无保留地从自身科研经验入手,深入剖析了教师“为什么做科研” 这一根本问题,引导教师们重新审视科研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针对 “我要研究什么”、“我能研究什么” 这一科研方向选择的关键难题,刘亲荣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挖掘科研灵感,确定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刘亲荣作科研经验分享
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梁文灿则以其丰富的科研阅历,提出了极具实操性的“七个多” 原则:多看、多聊、多听、多请教、多学习、多反思。梁文灿副院长强调,科研并非孤立的工作,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行交流、向专家请教,不断学习前沿知识,才能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弯路。这一理念让在场教师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将积极践行。

梁文灿作科研经验分享
教学业务专题培训同样精彩纷呈。刘彬彬老师凭借参与教学能力比赛的经验,对教学能力比赛教学文本的撰写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到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再到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刘彬彬老师都一一展开讲解,为教师们提供了撰写高质量教学文本的“秘籍”。

刘彬彬作教学能力比赛经验分享
甘春霞老师则聚焦于微课教学比赛,分享了自己从备赛到参赛的全过程经验。她详细介绍了如何结合比评分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精彩的微课内容,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应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这些实用的经验让准备参加微课教学比赛的教师们信心倍增。

甘春霞作微课比赛经验分享
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叶峻源老师结合自身指导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经历,从选手选材的标准和方法,到组织训练管理的策略,再到学生心态培养的要点,以及赛后总结反思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性等方面,全方位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心得。叶峻源老师指出,指导学生竞赛不仅是提升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契机。

叶峻源作指导学生竞赛经验分享
阳毅老师则凭借多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写大赛的经验,在培训会上就研读竞赛文件、确定参赛目标、选拔参赛选手、参赛作品选择和精细化训练等方面分享了指导心得,为我院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阳毅作指导学生竞赛经验分享
此次专题培训会的开展,在我院教师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拓宽了科研视野,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在指导学生竞赛方面获得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展望未来,通识教育学院将继续秉持“教研赋能,引领成长” 的理念,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为教师们搭建更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助力教师在科研、教学技能以及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不断进步,共同推动学院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图/周齐、文/蒙晓璐,审核/刘亲荣、安平)